Loading...
logo

日本東京學術暨文化印心之旅 2024-06-30

一、 活動目的
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在最新國際學生能力評量(PISA)計畫中,將「國際力」(或稱全球素養)定義為:在尊重人性尊嚴的前提下,個人擁有從多元觀點來分析全球與跨文化議題的判斷能力;能充分理解偏見如何影響對自我及他人的觀點、判斷與詮釋;能夠公開、合宜、有效率地與不同背景的夥伴溝通的能力(OECD, 2016)。由此可見具有國際觀點、國際溝通、多元文化能力的培育將是未來教育場域重要的議題。黎士鳴和湯堯(2018)發展出全球移動力之GLOBAL模式,其內涵為公民力、語文力、職涯力、人際力、文化力與生活力是推展與實踐全球移動力之六大核心能力,GLOBAL定義分別如下:
G 公民力(Global citizenship):具全球公民素養且關懷世界之世界公民力。
L 語文力(Language ability):具有外語溝通且尊重他人之國際溝通能力。
O 職涯力(Occupation):具有國際視野且能因地制宜之跨域就業力。
B 人際力(Befriend):具有橋接資源與經營人脈之國際社交能力。
A 文化力(acculturation):具文化理解且能入境隨俗之文化融合能力。
L 生活力(Lifestyle):具有正向心理且保持健康生活之環境適應能力。
因此,本活動帶領學生出席由日本智庫–國際學術論壇(IAFOR)所主辦之國際學術研討會,並於研討會中發表論文。期使學生認識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內涵,從中期能建立學生國際學術論文寫作能力、英語簡報能力及溝通能力,並建立國際學術交流網絡。同時,帶領學生於日本東京地區進行人文歷史印心之旅,希冀學生能瞭解本唯心聖教創教宗主 混元禪師開示之天下一家親及本校大學理念–天下太平之真實義,並漸進地強化學生於上述GLOBAL六大核心能力。
二、 活動日期:  2024年5月22日至5月28日
三、 活動地點:  日本東京
四、 參加師生:
教師 陳立岳校長
學生碩二張起林、楊幗瑛、賴世宗、張世基、許郁欣 學生碩一 楊哲忠
五、 活動紀實
本次活動於2023年9月起開始引導學生認識何謂國際學術研討會,並選擇國際學術論壇(IAFOR)於2024年5月所主辨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作為投稿目標。國際學術論壇(IAFOR)成立於2009年,是一個政治獨立的無黨派、非營利性跨學科智庫、會議組織者和出版商,致力於鼓勵跨學科討論、促進跨文化意識和促進國際交流,主要透過教育互動和學術交流研究。總部位於日本,主要行政辦公室位於名古屋,研究中心位於大阪大學研究生院大阪國際公共政策學院(OSIPP)。(文翻譯取自於IAFOR官網)
國際學術論壇(IAFOR)於2024年5月份所主辨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為:The 15th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 (ACSS 2024)、The 14th Asian Conference on Cultural Studies (ACCS 2024)、The 15th Asian Conference on Art & Humanities (ACAH 2024)。
上述三場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24年5月23日至5月27日在日本東京Tokyo Garden Terrace Kioicho Conference Center同步舉行。在陳立岳校長之指導下,本次共有四篇論文分別被The 15th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 (ACSS 2024)和The 15th Asian Conference on Art & Humanities (ACAH 2024) 接受,並進行口頭發表,詳如下: The 15th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 (ACSS 2024) Session:Sustainability 論文名稱:Exploring the Path to Social Sustainability from Liyun Datong Pian of Liji 作者:陳立岳、李珍玫、張起林、楊幗瑛、張世基 The 15th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 (ACSS 2024)。